上一篇的猜謎有回答的人都猜對了呢!
看來我出的題目太簡單..還好答對沒獎品,不然我就大失血了....
沒錯,這就是在捕魚苗,也就是俗稱的魩仔魚,地點是在長虹橋下的秀姑巒溪出海口(泛舟活動的集散地),也是有捕到鰻苗,但這晚捕到的鰻苗,通通放了回去,為什麼呢?
看下去便知分曉。
這次我要跟隨的捕魩仔魚達人是住在大港口的"秀花"大姐,她可是捕魩仔魚中少數的女性唷。
預計下海捕魚的時間約在晚上七點半,大約七點我們一行人就到了,熱情的原住民朋友端出了一盤絕對很少人吃到、再生猛不過的魩仔魚沙西米!


為什麼說這道很少人吃過呢?因為魩仔魚很容易死亡,而且保鮮不易,很容易產生腥味,所以我們在市場裡買到的魩仔魚大部份是煮熟的(白色),當然,在花蓮這的市場偶爾還是可見生的魩仔魚販售,我以前也常買,不過跟我這次吃到的鮮度可有天壤之別。
新鮮的魩仔魚,拌上蒜、蔥、醬油、醋,還有自醃的朝天小辣椒,鮮嗆甜辣,超棒!
接下來,又拿出啤酒和米酒,不過要開車的我,就敬謝不敏啦^^"
一行人掃完這盤魩仔魚沙西米(用掃絕不誇張..我才回車上拿相機回來而已,沒一、二分鐘的事,就剩半盤= ="),互相乾杯,身子也暖了後,準備去捕魚囉!
原本我一直以為是要出海去,結果原來是在出海口附近而已,水的深度還好,及膝,不過要小心洄流大浪的回捲力,一不注意,還是有可能被捲走。
在岸上,秀花大姐邊開始整理漁具,邊為我們講解。今晚的收穫可都要靠它了。


基本上,這就是標準的捕魚姿勢,等浪捲上來還未完全退下時就得趕緊收網。


以前,我很天真的以為,魩仔魚隨便一撈就是一大群,事實上並非如此,往往撈起的只是蓼蓼數尾。
可以注意看下面這張相片的網中間有大概三、五尾,這概就是一網的收穫量。


撈捕起活的魩仔魚就是這模樣,半透明的身體,兩粒漆黑的眼睛。仔細看,其中有身體很細長很細長的,那個就是鰻苗。
這時秀花大姐極力告訴我們活的魩仔魚現吃味道更棒,我也好奇拈起一尾現吃(罪孽深重呀我>"<),的確清甜,而且軟中帶脆,不過還是覺得有調味的好吃多了。


下圖就是鰻苗,身子真的超長,所以也叫「鰻線」。不過秀花大姐是告誡我們不要吃,因為鰻苗吃起來是酸的= ="
而且這種是黑鰻苗,沒有經濟價值,因為幾乎沒法人工養,所以撈到也是放回去。


有時也會撈到螃蟹的幼生。


遠處也有不同的人馬在撈捕,他們所在處較靠近海,浪大,但收穫會較好,頭燈和撈網在慢速快門下呈現的是種彷彿水舞、恍若極光的美麗光影。






站遠點,把星空下的漁人和我們這行人的身影攝入鏡頭。


邊拍時,這張剛好遠方的天空有閃電,雖然沒有閃電落下,但照亮雲層的光線為這個畫面多添一分色彩。


接下來,來談談較為嚴肅的話題吧。

其實,在2008年初,政府已通告禁止捕撈魩仔魚,原因當然是為了經濟魚類的復育。
所以,在今年年初,市場上已幾乎看不到生的魩仔魚,但有需求當然會有供給,過了一陣子後,慢慢的又有人開始販賣,一開始還偷偷摸摸,只有一兩攤賣,到後來,有辦法拿到貨源的人還是大大方方的擺出來賣了。
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,撈魩仔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?以及這些原住民朋友撈捕魩仔魚背後的原因?
這是我在按下快門時不斷自問和跟同行友人討論的問題。
首先,要先瞭解什麼是魩仔魚。
魩仔魚是河海迴游魚類的幼生,東部來說,絕大部份是蝦虎科的魚類,在漲潮或暴潮時,洄游回河裡。
而捕撈魩仔魚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,一種是我這次拍攝的,純以人工掌著三角網撈捕。另一則是魩仔魚雙拖網漁具,網目僅細1.4mm,其實真正的生態殺手應該是它。
那為什麼人工撈捕就較不危害生態呢?
根據我的了解,以秀花大姐他們這樣的工作,一晚上,就七點到凌晨一點左右,正常的魚獲量大概只有半斤到一斤間。
(半斤新鮮活跳的魩仔魚能賣多少?在大港口這,統一的收購價是250元半斤,也就是說,秀花大姐忙一個晚上可能還掙不到500元)
稍對生態體系有了解的人都知道,魚類的繁殖幾乎全靠大量大量的卵生,即使在沒有人類的介入下,純以自然界食物鏈的生息來看,一千顆卵,成功孵化後,長成幼魚者,也許只剩100條,再往上長成亞成魚也許只剩10條,真正成為成魚者可能僅1、2條。
魚類即以這近乎卵海戰術的海量生產,來保証即使經過嚴苛環境(自然環境的不適應,或其它生物的捕食)下,也能保有一定數量的後代。
所以,單以人工撈捕的數量,我覺得以大海的生息能力而言,這是微不足道的。
不能說沒有影響,但是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計(僅是我的主觀想法^^")。
真正有大危害的應是導入大型機具的魩仔魚雙拖網漁具。
而事實上,在1977年後,台灣沿海漁獲量開始明顯下降,這年也是引進日本的漁網漁具及捕撈技術開始(日本已經禁止使用的)。
雖然政府已明令禁撈捕魩仔魚,但我相信偷偷以雙拖網捕的人仍有,政府的執法手腕應該更針對這些人,也會更有效果。
(然而,往往政府單位都是打小放大居多....)

在撈捕魩仔魚外,秀花大姐還有另個工作,生態學會的解說員。
在行程前乍聽同行夥伴說起時難以置信,因為感覺這似乎是互相抵觸的。
然而,實際參與撈捕魩仔魚的工作後,兼與秀花大姐聊天後,慢慢可以理解了,原因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的。
而且,解說員的工作是不固定的,為了要有堪稱穩定的收入,靠海的他們,自然的選擇就是靠海吃飯。
以自己的力量,掌著簡單的三角網,忍受著一波波的浪潮、河底的尖石,收穫著一網網的希望。

拍攝的時間不長,大概八點到九點左右,剩下的時間就不打擾秀花大姐,讓她專心地捕魚,並感謝她今日的解說。

回程的路上,不禁自問:在自然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間,其平衡點為何?
在原有的自然生息(食物鏈)中,人類又該以何種方式融入其中,而能使生態金字塔平衡,不致影響其它物種的生存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